公历:

铺展在雪域高原的新文化画卷
文/敖超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西藏迎来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期。这之前,也就是2011年7月,西藏自治区隆重举行了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活动。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经济快速发展,民生不断改善,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西藏的文化保护和发展事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众所周知,在旧西藏,百万农奴在没有人身自由,没有经济生活保障,没有机会参与文化活动的情况下,其文化权益和整个精神生活,长期处于被压迫、被剥夺、被奴役的状态。少量且单一的文化生活也完全被旧政府统治阶级所占有享用,文化艺术对于广大农奴群众只是精神上的枷锁和受奴役的工具。

西藏和平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在建设和发展西藏社会主义新文化事业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地区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方针政策,投入巨资建设文化设施,建立文艺队伍和文化机构,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文艺人才,发展各门类文化艺术,使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得到妥善保护、继承和发扬,西藏的文化艺术事业与经济、社会一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加快“文化惠民、文化富民”建设的进程中,西藏全区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有效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绚丽生动的文化画卷,铺展在雪域高原,丰富着西藏各族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农牧民群众观看西藏自治区“三下乡”文艺演出团慰问演出。敖超摄

丰富多彩的文化节庆,树立了形象,提升了自信心

这些年,西藏各地区纷纷按照地区民俗或用标志性地标命名的文化节在西藏各族人民群众中津津乐道。比如拉萨的雪顿节、日喀则的珠峰文化节、林芝的大峡谷文化旅游节、昌都的康巴文化艺术节、那曲的羌塘赛马节、阿里的象雄文化艺术节等等,这些文化节如散落在草原上的花朵竞相争妍,用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地域文化、厚重多彩的历史人文景观,吸引着国内外众多的宾朋友人,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些文化节通过近年来的策划运作、媒体宣传、文化打造、群众参与及取得的巨大社会经济效益,迅速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其影响力和知名度在国内迅速扩大,不断创造出令人欣喜的文化传奇。比如拉萨的雪顿节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西藏民族传统节庆,2006 年4月雪顿节在第三届中国会展(节事)财富论坛上荣获“中国十大节庆”和“中国节庆五十强”荣誉称号,雪顿节节徽在节庆中华理事会议上被评为“最佳视觉效果奖”,同时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在第二届中国节庆产业年度评选活动中荣膺"中国十大民俗类节庆" 和中国“十大魅力节庆”,因此拉萨也获得中国“十大节庆城市”荣誉称号。在青岛,雪顿节从全国7000多个现代节庆中脱颖而出,高票获得改革开放30年“影响中国节庆产业进程30节”殊荣;在杭州,在2008中国节庆高峰论坛· 全国节庆年会暨改革开放30年中国节庆总评榜年度颁奖盛典上,拉萨市荣获“2008年度中国优秀节庆城市”殊荣,同时,雪顿节获“2008年度中国十佳民俗节庆奖”暨“改革开放30年中国节庆杰出典范奖”。如今,雪顿节已成为中国现代节庆著名品牌、西藏最大的旅游节品牌。

这些文化节庆不但丰富了西藏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各地的软实力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城镇更加漂亮了,环境更加整洁了,社会秩序更加和谐了。各地的硬件设施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崭新的文化广场、舒适的星级宾馆,旅游购物中心、美食城、农家乐,应有尽有。文化节庆不仅是展示本地形象的窗口,也是展示西藏各族群众精神风貌的舞台,更是凝聚人心,提升自信心、自豪感的契机。人们的幸福感、荣誉感更强了。一张张阳光灿烂的笑脸,通过各种媒介,立体地展示在世界面前,镜头前西藏各族群众健康快乐的形象,为雪域高原增色不少。

◎2005年,西藏日喀则拉孜县业余农民艺术团成立。2007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拉孜县业余农民艺术团表演的“堆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亿万观众的心。2008年,“拉孜堆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各部门的帮助下,“堆谐”艺术逐渐被推向市场。如今,参加演出的农牧民演员每人每年纯收入达到1.5万元,“堆谐”实实在在地改善了不少当地百姓的生活。普布扎西 摄(新华社)

文化遗产的保护,使广大农牧民群众得到了实惠

上世纪80年代起,国家先后对布达拉宫、大昭寺等一大批寺庙古建筑进行保护修缮,确保了这些文物“延年益寿”。为了保护西藏的文化遗产,不仅使有形的文物建筑得到保护,也使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近几年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2005年,西藏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国家和自治区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专项保护西藏非遗代表作。如今,西藏非遗各类传承队伍已发展到2万多人。

勉萨派唐卡的传承人罗布斯达和直孔刺绣唐卡传承人米玛次仁就是其中的代表人。

罗布斯达是勉萨派唐卡的第四代继承人,如今已经成为西藏首屈一指的唐卡大师。他是布达拉宫维修时的壁画修复和临摹者。他已经培养了100多名勉萨派唐卡绘画弟子。他说:“我教给他们的,就像当年爷爷教给我的一样,是最为传统的唐卡技艺。”

前不久直孔唐卡传承人米玛次仁刚获得10万元免息贷款。为了更好地保护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已拟定修建直孔刺绣唐卡工艺制造厂,由政府提供建厂用地、资金和部分前期经费,依托全新的平台把直孔刺绣唐卡发扬光大。目前他正在制作“直孔嘎举金锦宝串唐卡”,高约120米,宽约85米,每个局部佛像都有一层楼高。他说:“传承人的意思,是说我能不能把这门手艺发扬好,传递好,而不是说我的东西能卖多少钱,政府给我们这些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剩下的就该是我们尽的责任了。”

从佛教音乐、传统音乐、舞蹈、藏戏等文艺项目,到藏族邦典、藏刀技艺、卡垫织造、藏族造纸、传统医药等技艺项目,西藏目前已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76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2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3名,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227名。各传统行业文化名家在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扶持下,传承发展着藏族传统文化,同时在经济上也得到更大的实惠。

◎西藏儿童在“墙星”——传统写字板上练习藏文书法。

突出公益性服务,使西藏各族群众拥有更多的文化享受

西藏图书馆静静地坐落在拉萨的罗布林卡路上。院子里,古树葱郁,鸟语花香。图书馆内桌椅上座无虚席,明媚的阳光从窗外照射进来,几位学生如饥似渴地翻阅着图书。在最后面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聚精会神地阅读报纸。随后打听,这位老人叫扎西,是一位退休职工,今年70岁,身体硬朗,热爱阅读。退休后十多年里,不管刮风下雪,他每天都步行一里左右的路程,坚持到图书馆看书读报,有时还借书回家看。“我们退休了嘛,老有所乐。我每天都会来这里,一是走走路,锻炼身体;二是来这里安静,看看书,修养身性,陶冶情操。在报纸上可以看到世界和祖国每天发生的变化,了解些时事和其他知识,特别是健康之类的信息,对我们很有益处。”老人乐呵呵地说。当问到他喜欢看哪类书时,他说特别钟情于历史,因为他那时学的是理工科,对文史方面了解得少些,现在正好填补下那时的缺憾。

同样,博物馆的免费开放,也让更多本地人丰富了对自己所生长的土地真正的了解,浓厚的乡土之情油然而生。精美的藏品、丰富的内容,吸引了更多的外地游客到此参观。作为一种用最短的时间,概览旅行目的地历史文化和风土民情的绝佳方式,游览博物馆不仅让外地游客迅速了解旅游景区的特征以便做出选择,也掌握了不在计划之内的景区情况,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不能亲临的遗憾。免费参观使得原本喜欢参观博物馆的人不必再支付高额票价,使他们成为博物馆的常客。每逢特展、临时展览,追随者便如约而至,不需支付任何费用就可以欣赏到富于变化的展览内容,同时吸引了不少原本对博物馆没有了解的人。对他们而言,免费的参观机会当然是“福音”。

西藏除了博物馆、图书馆值得一提,各地市的群众艺术馆、信息共享、村村通等工程也值得一提。同时,西藏综合艺术中心等“十二五”时期建设的前期工作全面启动,35个县民间艺术团排练场所和543个乡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已完成,这些洒落在西藏广袤大地上星罗棋布般的综合文化站,能较好地满足基层农牧民群众的文化活动的需要,为更好地服务群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西藏自治区还将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基层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应用多种传播方式,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将来还有西藏科技馆、西藏大剧院等文化设施,让老百姓的精神家园变得更加丰富充实。

◎工作人员在扫描藏族古籍。为了保护藏族古籍经典文本,2006年由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色拉寺和大昭寺共同出资300万元成立藏族古籍经典收集整理印经室。到目前为止,布达拉宫、色拉寺、罗布林卡等地典藏的藏文经典经修复、整理出版328部,内容包括佛教经文、天文历算、哲学、藏医学等;已经输入电脑,今后陆续要出版的古老藏文典籍、孤本有3000多部。已经出版的典籍被各大寺庙、学校和各类研究所收藏或应用,备受好评。 觉果 摄(新华社)

◎达瓦次仁和他的“农家书屋”。曾经在青藏公路沿线的桑木村当过5 年乡村教师的达瓦次仁现在负责该村的“农家书屋”,这让达瓦次仁感到自豪。该“农家书屋”从2008年11月28日开始办理借书,目前已经有3000多册图书。普布扎西摄(新华社)

送文化下乡,使西藏各族群众的文化需求得到更多满足

“文化下乡”不仅给基层农牧民群众送去了欢乐, 丰富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使文艺工作者获得了更加广阔的人生舞台, 开辟了深入生活丰富创作的新渠道。自治区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格桑曲珍清晰地记得,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文艺演出团“三下乡”,到日喀则定结县措果乡时, 一位老大爷献完哈达后,拉着正在台上演唱的她跳起了欢快的锅庄舞。这种在生活中最朴实的场景却着实在她心里激起了波澜。

1月9日一大早,太阳刚刚从东边的山顶爬上来,晨曦的氤氲还未散去,日喀则定结县萨尔乡就热闹起来了,牧民普尼玛带着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早早就来到乡里的活动中心广场。在这里,西藏自治区“三下乡”艺术团文艺演出即将开始。

“昨天就听说自治区“三下乡”艺术团要到咱乡演出,我们全家可得都过来看看,机会难得。”普尼玛兴奋地说,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国家级的艺术家,如今他们要到咱们乡里来,当着我们的面演出,这样的机会,可不能错过。“我们从来没有看过这么高规格的演出,以前也没有这么专业的演出队到我们这里来,所以大家都很期待,很兴奋。”

不大的院坝很快就被上千名身穿节日盛装的群众坐满。在普尼玛的身后,还有零零散散的许多人冒着严寒站在后面。“那都是来晚了,就没地方坐了。幸亏我们来得早。”

演出开始,就着简陋的场地,艺术家们走到农牧民中间,载歌载舞。伴随着演出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农牧民群众赶了过来,站在后面看不见索性就爬上院墙看演出。

两个小时的演出很快结束,观众久久不愿散去。“太精彩了,歌唱得好,小品也演得好,就可惜太短了。如果时间再长一点就好了,可以让大家多听听、多看看,毕竟几十年才遇到这么一次。”普尼玛言语中充满遗憾。

这是持续了几十年“三下乡”活动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段,“三下乡”艺术团在基层就像风一样流动,用天空的颜色为背景,草原上盛开的鲜花为道具,在无遮无掩的骄阳下,跳一支热情豪迈的舞蹈,在空旷美丽的草原上唱一首欢快的歌儿。

西藏的文艺工作者植根于西藏这块广袤神奇的土地,他们深深了解农牧民生活中不可缺少文艺,不可缺少欢乐。他们深入农牧民的生活,寻找农牧民喜欢的音乐元素,在收集整理民间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创作出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乡土气息,热情奔放、丰富多彩的歌舞作品、曲艺节目。送文化下乡活动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宣传了党的富民政策,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与和谐的人文环境,为构建文化强区打下了良好基础。

文化的枝繁叶茂还体现在政府文艺团体和民间文艺团体锲而不舍的文化坚守上。西藏歌舞团、话剧团、藏剧团、七地市艺术团和35家县民间艺术团以及更多的乡村民间艺术团长年活跃在农牧民群众中,这些文艺的基因在广大各族群众血脉中一同流淌,充实而快乐,有精神追求,有文化享受,成为生活中的一个常态。

自治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挖掘民间艺术,让各族群众成为文化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使文艺焕发出勃勃生机,散发出泥土的芳香。与此同时,社区的文艺表演、书法比赛等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社区百姓的文化生活,而且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态度,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011年7月29日, 巴松措工布民俗旅游文化节暨西藏林芝松茸美食文化节开幕, 在文化节开幕式上上演千人锅庄。

联系我们 | 电子刊

主办:中国西藏杂志社  编辑出版:中国西藏杂志社

地址:中国 北京 府右街135号   邮政编码:100031

中文部:010-58336050/58336082/58335511/58335518

藏文部:010-59512450/58335517/58336006

英文部:010-58336070/58335683

版权所有 中国西藏杂志社 京ICP备17049894号

E-mail:zgxizang@163.com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本网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