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

福建泉州清源山藏传佛教造像

文·图/陈立华 陈立健

清源山位于福建泉州,国家5A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到了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此外还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等宗教的活动踪迹,清源山逐步发展成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在清源山的宗教文化遗迹中,碧霄岩的三世佛造像和弥陀岩的阿弥陀佛造像是建造于元代的藏传佛教式样的佛像,其造型具有藏传佛教后弘期造像的风格特征。两处造像还都具有造像或维修的题记,对造像的时间、缘起、造像主持人的姓名和身份等信息都有详细的说明,因而成为研究元代藏传佛教在江南特别是福建地区活动情况的重要资料,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凌霄岩。

三世佛造像位于清源山东部的碧霄岩,碧霄岩分为上、下碧霄。三世佛造像就位于下碧霄的石壁前。碧霄岩的三世佛造像并排结跏趺坐于仰覆莲花座上,中间的主像通高约2.5米,左右二像稍低。中间主像为释迦牟尼成道像,左手掌平伸于盘坐的腿上,结平等印,右手五指并拢触地,结伏魔印。释迦牟尼佛左面是药师佛,左手托钵于盘坐的腿上,右手触地,结伏魔印。释迦牟尼佛右面是阿弥陀佛,即双手交叠置于腹部,作施无畏印之禅定相。三尊佛像的面相都是上宽下窄,双耳垂肩,肩宽腰细,均袒右肩着袈裟,并以袈裟一角搭于左肩上,衣纹用凸雕线条刻画。三尊佛像均有凸雕线条刻画的头光和背光,虽历七百多年风雨沧桑,至今线条依然明显。碧霄岩险要的地势,三世佛造像的精湛技艺和造像保存的完好程度,让每一个到此的人莫不升起怀古敬仰,啧啧称奇。

藏传佛教的三世佛造像有横三世佛( 药师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竖三世佛(燃灯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两种组合。从碧霄岩三世佛造像的型制看,属于藏传佛教造像中常见的“横三世佛”的组合。佛典中记载,药师佛的净土为东方净琉璃世界,阿弥陀佛的净土为西方极乐世界。碧霄岩的三世佛并排向南,其中释迦摩尼佛左手边是东向,药师佛便在此处;右手为西向,端坐的是阿弥陀佛,这一排列与藏传佛教的造像排列是相符合的。

◎清源山释迦摩尼佛像。

碧霄岩三世佛造像的左上方有一处摩崖石刻题记,记录了此处三世佛造像在元代的建造和维护的过程。题记文为:“透碧霄为北山第一胜概。至元壬辰间(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灵武唐吾氏广威将军阿沙公来临泉郡,登兹岩而奇之,刻石为三世佛像,饰以金碧,构殿崇奉,以为焚修祝圣之所,仍捐俸买田五十余亩,入大开元万寿禅寺,以供佛赡僧为悠久规,其报国爱民之诚可见已。劂后,岁远时艰,弗克葺治。至正丁未(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秋,福建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般若贴穆尔公,分治广东道,出泉南,追忆先伯监郡公遗迹,慨然兴修,再新堂构。山川增辉,岩壑改观。林木若有德色,而况于人乎?暇日获陪公游,因摩崖以记。郡守新安郑潜 拜手书。同游:行中书省理问官忽纳台唐吾氏;广东道宣慰使司同知、副都元帅阿儿温沙哈儿鲁氏;泉州路达鲁花赤元德瓮吉剌氏;官讲资寿教寺讲主智润及广威公外孙同安县达鲁花赤寿山与焉。主岩僧志聪时至正二十七年十月丙午日题。”从这一题记看,书写题记的是当时担任泉州路总管的新安籍官员郑潜,主持刻石的是碧霄岩的僧人志聪,他们两人应该都是汉人。

题记所说的碧霄岩三世佛的建造和维修过程是,1292 年,当时担任泉州监察(可能是泉州路的达鲁花赤)的西夏人、广威将军阿沙登临清源山,在此建造了三世佛像,并为佛像配建了殿堂。他还捐出自己的俸禄钱买田五十多亩作为香火田,以田地的收入来供给守护三世佛像的僧人的生活和供养佛像的开支,他为此立下定规,将此事务交给泉州城里的开元万寿禅寺管理。这种由功德主出资建造佛像佛塔,并购置香火田,以香火田的收入来维护供养佛像佛塔,并交付给当地的佛教寺院管理的做法,在甘肃、青海、四川藏区的一些大寺院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惯例。

   联系题记上下文推测,广威将军阿沙的后裔可能在元代一直在江南一带生活。到元末顺帝时,阿沙的一个侄子般若贴穆尔官至福建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分治广东道,到了泉州,和一些亲友官员等登临清源山,看到伯父阿沙建造的三世佛像,追忆阿沙的业绩,又看到阿沙为三世佛像建的佛殿已有破损,于是“慨然兴修,再新堂构”,翻修了佛殿。按照题记的记载,和他一起登清源山的有阿沙的外孙也即是般若贴穆尔的堂姐妹的儿子同安县达鲁花赤寿山,同样是西夏唐吾氏出身的行中书省理问官忽纳台,蒙古沙哈儿鲁氏的广东道宣慰使司同知、副都元帅阿儿温,蒙古瓮吉剌氏的泉州路达鲁花赤元德,还有汉僧资寿教寺讲主智润。这几个人的名字中,般若贴穆尔和忽纳台是西夏人用蒙古语名字,寿山是西夏人用汉文名字,元德是蒙古人用汉文名字,阿儿温则是蒙古人用蒙古名字。这生动地反映出,元朝派驻在江南的蒙古、西夏人官员是朝廷在江南统治的一个重要支柱,他们相互之间政治和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他们出于对藏传佛教的信仰,又和江南的一些汉传佛教的寺院和僧人关系融洽,对汉族文化也有相当程度的接纳,这些构成了元朝在江南统治的基础。

◎弥陀岩石室。

清源山三世佛造像以西一公里多处的弥勒岩有另一处元代藏传佛教石刻造像━━阿弥陀佛像。弥陀岩是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幽谷梵音意境区内的主要景点之一。这里有一座汉传佛教的弥陀寺,是登高望远,揽观泉州风景的绝好去处。弥陀寺后面的岩壁即是弥陀岩, 为仿木石构石室,建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室内的元代石雕阿弥陀佛立像,就天然崖壁雕凿而成,高5.77米,宽2.5米,头结螺髻,足踏莲花,左手平胸,右手下垂,造型端庄大方,慈祥和善。石室的建筑特色和佛像服饰,为研究江南元代佛教石刻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在石室右侧竖有一块造像记事碑, 碑文系楷书,陈泗东先生的《泉州弥陀岩的一方元代简体字石碑》一文(见《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全文收录如下:“弥陀岩年深屋弊,金陵僧觉成云游来泉,会平章三旦八,御史贴木尔不花、宪使孙三宝、佥事释迦奴捐财首倡,化合众缘,易殿以石。建台塔,改堂宇,再精琢佛相涂金。始末四春。郡士孙世宽舍田充焚修香灯费,以此功德,回施众生。共证菩提者,任役智通、义祥、寿坚、惠性、兴安、法立、惠崧、志遂、善衍、正弼、善清、志尧、善泰、师安、善真、本康、善良、法日、妙实、了一、法善、智信、法义、宗受。赞成吴觉日、张君义、周天柱、徐留住、吴君举、郑觉照、志坚、师印、德省、法念、宗贵、自本。大元至正二十四年甲辰中和日告成立石。”

从碑文看,弥陀岩的阿弥陀佛像的建造年代是从至正二十年开始,到至正二十四年完工,历时四年。造像的发起人是金陵(今南京)的僧人觉成,他先是得到在泉州的元朝官员平章三旦八、御史贴木尔不花、宪使孙三宝、佥事释迦奴等人的资助和倡导,还有吴觉日、张君义、周天柱、徐留住、吴君举、郑觉照、志坚、师印、德省、法念、宗贵、自本等泉州汉族僧俗人士的赞助,而施工的人员智通、义祥、寿坚、惠性、兴安、法立、惠崧、志遂、善衍、正弼、善清、志尧、善泰、师安、善真、本康、善良、法日、妙实、了一、法善、智信、法义、宗受等从名字上看应该即是弥陀寺的汉族僧人。而平章三旦八的名字当是藏文的音译,佥事释迦奴的名字当是藏文的意译,从名字上来看,他们应该出身西夏或者吐蕃(藏族),御史贴木尔不花可能是蒙古人。在这里,我们又看到元朝蒙古、西夏官员和当地的汉族僧俗人士在江南共同建造佛像的实例。

从清源山阿弥陀佛的形制看,它既有唐宋以来汉传佛教的阿弥陀佛造像的特点,又有藏传佛教造像中强巴佛立像的特点。是在设计时由西夏的官员提出藏传佛教的强巴佛的式样,还是施工中汉传佛教的僧人工匠们吸收了强巴佛造像的一些特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一阿弥陀佛立像的另一特点是在石像上涂金。这在汉传佛教的大型石刻像中比较少见,而藏传佛教的大型石刻造像从吐蕃王朝时期开始就往往要施色或涂金。清源山弥陀岩的石刻题记中还保存着明清以来几次为阿弥陀佛像涂金的记载。从这里也反映出元代汉藏造像工艺的交流和融合。

据温玉成先生考证,清源山弥陀岩在元朝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364年)泉州蒲寿峸、蒲寿庚兄弟整修清源山时所建佛寺名“观空楼”。看来是觉成等人改建石殿、精琢佛像涂金以后,这一景点以阿弥陀佛像而著名,故称弥陀岩,岩前的寺院也因此被称为弥陀寺。弥陀寺在石室右下方大平台上,塌毁于“文革”期间。1997年泉州市政府拨出专款,又蒙广大信众热心捐助重建,1998年月11月竣工。大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殿内供奉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菩萨,为脱胎饰金佛像。

◎凌霄岩三世佛像。

◎三世佛题记。

泉州清源山的这两处藏传佛教石刻造像,其中,三世佛像建于1292年,此时距元朝灭南宋平定江南不过十几年,是元朝在江南的统治建立和巩固的时期;而弥陀岩造像建于1364年,距元朝灭亡只有四年,可以说这两处造像见证了元代藏传佛教在江南地区的开始和结束。而造像时蒙古、西夏出身的官员和当地的汉族官员和僧俗人士的参与,反映了佛教信仰在元代泉州民族交往和文化共处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正因为宗教文化的交融和共处,使得入明以后,泉州当地的汉族士绅文人和僧人对这两处造像并没有反感,反而悉心保护,使得造像和题记都完好地保存下来,成为反映这一段历史的珍贵文物。

联系我们 | 电子刊

主办:中国西藏杂志社  编辑出版:中国西藏杂志社

地址:中国 北京 府右街135号   邮政编码:100031

中文部:010-58336050/58336082/58335511/58335518

藏文部:010-59512450/58335517/58336006

英文部:010-58336070/58335683

版权所有 中国西藏杂志社 京ICP备17049894号

E-mail:zgxizang@163.com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本网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