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普兰“故宫”的建筑遗址。
普兰王宫遗址。
科迦村的传统服饰
普兰观音碑
科迦寺
普兰列石。
被称作香柏林寺的遗址。
普兰边境上贩盐的尼泊尔商人。
通往尼泊尔的羊肠小道。
近些年兴起西藏阿里热,作家、画家、摄影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旅游者……纷纷云集到这雪域高原最偏僻的地方,这强大的吸引力源自何处?
阿里考古是解释这块地方最好的办法。1985年国家文物局便组成古格考察队对古格王宫遗址进行了详细考察,并出版了《古格故城》发掘报告,1997年这套发掘报告曾作为江泽民主席访问美国赠送克林顿的礼品之一;1992年西藏文物局组织文物普查队对阿里7县进行了文物普查;1997年国家文物局,西藏文物局又组成了阿里文物抢救办公室,对阿里的重点文物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及修缮;1999年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西藏文化厅副厅长甲央率专家亲自到阿里进行工程验收。十余年来国家文物局对阿里文物保护投入了数千万的资金。
2001年7月国家文物局,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又组成了古格文明考察队, 对阿里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考察过程用最先进的卫星传送设备当天传到北京,让亿万电视观众及时看到这次考察的经过。
普兰王朝今何在?
公元九世纪末,吐蕃王朝寿终正寝,末代赞普后裔吉德尼玛衮这位落难王孙逃到阿里,被当地土王招赘做了女婿,继承了家业,靠他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拉开了新王朝的序幕。晚年他又将所统治的疆土分封给了三个儿子,大儿子贝吉衮分得了普兰,二儿子扎西衮分得了古格,小儿子分得玛隅(拉达克-日土)。
“普兰”,在藏语中的意思是“雪山环绕的地方”,这里南有喜马拉雅山脉,北有冈底斯山脉,冈底斯山脉的主峰岗仁布钦峰早已名扬天下,是印度教、耆那教、本教和佛教的共同神山,是亿万人心中的精神和信仰。从地理学上讲,它又是千山之祖,万水之源,它融化的雪水成了印度河和恒河的源头。
普兰即普兰王朝所在地,我于1985年初踏阿里之后曾近十次来到普兰,对普兰的解读一直是我们考古队的内容。普兰有数十处遗址,对确定哪座是普兰王宫的所在地一直悬而未决。
我们又一次踏上位于县城北侧的一处被称作香柏林寺的地方。这是一座在山谷中隆起的小山,山下的马甲藏布即孔雀河和它的一条支河在这里汇合,形成三面环水的特殊地形,它又是这段象泉河谷的唯一制高点,从这里可以俯看整个河谷旁的村落和通往印度、尼泊尔的每一个隘口。
山上的建筑遗址重重叠叠。总面积在两万平方米以上,高耸的夯土墙上的痕迹表明原来的建筑有三层之高,所有建筑依山势东西向一字排开,四周设立层层防卫墙和成堆的擂石,看似又像能守能攻的城堡,这符合战事频繁的阿里,每一座城池都建有防御能力非常强的作战工事。通过调查证明,这是普兰境内建筑面积最大最宏伟的地方,又因它的险要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这里应是普兰王宫的所在地,翔实的实物资料要待今后的发掘进一步去证实。
普兰观音碑
普兰观音碑是近几年在阿里发现唯一吐蕃时期的石碑。这对于研究佛教在阿里的传播是最重要的实物。碑的地点在县城西侧,过马甲藏布后沿河南行约3公里处。碑高约1.8米,正面是面容慈祥手持莲花的观世音,采用浅浮雕手法刻出。碑两侧是藏文铭文。
观音碑在普兰的发现异常重要。佛教传入汉地已两千年历史,但传到西藏仅一千余年,松赞干布生于公元569年,在位69年,卒于公元650年。他最大的功绩是:一、创制藏文;二、翻译佛经,引进并推崇佛教;三、制定以佛教十善法为基础的十六条律令等吐蕃法律;四、建立战时为军,平时为民的军事部落和从事农牧生产的顺民部落。
这碑与松赞干布的制国方针有紧密的联系,他能清醒的认识到靠强大武力取得统一后,长治久安更需要高明的手段来维持。吐蕃王朝虽已建立,但在长期争战,仇杀中留下积怨甚多,要化解多年的仇恨。除靠大乘佛教慈悲为怀之外,又选择了观世音的慈悲教化来消除民众的积怨,让人们与世无争,以苦为乐。观世音深入人民,感化了雪域众生,成为藏民族顽强生存的精神寄托。
在漫长的象雄吐蕃时期,战争频繁的阿里,矗立起这一观世音碑是何等的重要。观世音碑安置在人们必经的路旁,碑面的观音面向东方感化着每一个路过这里的人。
曾在阿里传经弘法的印度高僧阿底峡,是藏传佛教史上后宏期的奠基人,也是噶当派的创始人。他从拉萨大昭寺释加殿宝瓶柱的顶端发现“伏藏”而得《西藏的观世音》。此书是吐蕃神圣赞普松赞干布的遗训秘籍。这是历史的偶然和必然。
在孔雀河畔的观音碑前,你自然联想起松赞干布、阿底峡、仁钦桑布等先哲们,这块观音碑折射着藏传佛教文化的神秘光芒。
神秘的列石文化
在距观音碑北面的约一公里处,立有3块大石,每块高一米多,黄昏时远远望去像是匆匆赶路的3个人。这引起我们的注意。
这些年考古工作者在阿里发现大量岩画和旧石器遗址。这标志着远古人类早已在距今一二万年前已在阿里从事劳动生产的低级阶段活动。后来的象雄时代成为西藏古老文化发源地之一。如《册府元龟》记载:“大羊同国,东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于阗,东西千余里,胜兵八九万” (《册府元龟》卷958《外臣部》)。在汉文史籍中,羊同即指象雄。
列石文化是早期人类活动的遗存,但其功能和作用引起考古学家和藏学家的思考和争论。
1、 是早期人类奠祀场所的遗物;
2、 史前文化路标;
3、 墓葬标志。
这个疑问又要靠进一步发掘后研究才能确定。
我们在普兰又来到了科迦寺,这是建于后宏期早期的寺院,最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的门楣雕刻精美,都是一组组佛经故事人物,在西藏是绝无仅有。我们到来前不久在寺庙维修时又在夹壁墙中发现几尊佛像,这引起我们极大兴趣,这许多的发现需要我们不断的去研究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