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

藏文图书的一朵奇葩——中国民族出版社藏文图书出版走过60年

文/楚翘 图/民族出版社提供

当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时,民族出版社迎来了60岁的生日。春华秋实一甲子,民族出版社以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和辛勤付出向世界诠释着丰富多彩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其中藏文图书出版硕果累累,深受国内外读者的欢迎,成为连接西藏、藏文化与海内外读者的重要纽带,为藏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03年,藏文《格萨尔》精选本出版座谈会。

1953年,新中国万象更新。党和国家为了加强民族工作,大力开创民族出版事业,从全国各地、各出版单位调集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语文翻译、出版专业人才,成立了第一个国家级民族出版机构——民族出版社。这些来自各个民族的优秀出版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汇聚在一起,开始编译、出版各种民族文字版和汉文版读物。由此开启了新中国民族翻译出版工作纳入党和国家民族工作、文化工作组成部分的繁荣发展之路。从此,优秀的藏族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先进的文化知识传播到民族地区,科学的种子播撒到少数民族群众中间,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沟通得到了加强。1955年1月,民族出版社创办《民族画报》,1955年2月,周恩来总理分别为民族出版社和民族画报社题写了社名和刊名,这是对少数民族出版事业的有力支持和鼓励。

藏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公元7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命大臣吞弥·桑布扎创制藏文,至今藏文已经连续使用1300多年。在中华文明浩繁的典籍中,除了汉字文献外,最多的就是藏文文献。文字是文明传承的载体,用现代化手段出版藏文图书,是传承、保护和发展藏文化的有力举措之一。谈及民族出版社藏文图书出版工作,曾担任过多年藏文室主任的副社长才让加感慨道:“可以说是艰苦创业、辉煌不断的60 年。”藏文室从建立初期仅有几位编辑发展到现在有二十几位编译人员,从过去每年出版二、三十种图书增加到二、三百种,从原来单一的政治类图书发展到包括经济、文教、法律、历史、医学、哲学、地理、科技、文艺以及各种工具书等多门类图书,民族出版社藏文编译室已经成为世界了解藏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在藏文室发展历史上,有一位深受大家敬佩的老前辈,他就是藏学界公认的学者和权威——刘立千先生。刘老于1958年任藏文室副主任,从事藏文翻译和藏学研究工作。他对古藏文和藏传佛教、藏族历史研究有着很高的造诣,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著作众多,直至今日,仍然是藏学研究者了解和研究藏学的必备钥匙。刘老1974 年离休之后仍然十分关心民族出版社的改革与发展事业,时刻想着国家和集体。早在1989年他就将在成都的三居室住房无偿捐献给民族出版社。2006年,他再一次将其所有的著作、文集的著作权和稿费无偿捐赠给民族出版社,并嘱将其所捐资金作为资助藏学和其他优秀藏文图书的出版基金,专款专用。对身后的遗产,除留一点给女儿和侄女外,也全部捐给了国家和单位。刘老的高风亮节体现了一个老知识分子对国家和民族的拳拳忠心。

◎南卡桑格。

◎多吉杰博。

◎刘立千。

◎《藏汉大辞典》编审小组部分专家。

多吉杰博是另一个受人尊敬的老前辈。他于1954年从西藏来到民族出版社工作,大家都尊称他为“多师”(即多吉杰博老师之简称)。多师在出版社的任务是审定书稿,润饰译文。他深厚的藏文功底,高超的表达能力,加上对原文的准确理解,经他审定润色的译文,通顺流畅,明丽自然,独具特色,既有传统继承,又有新的突破和发展,从而对之有“多鲁”(多吉杰博风格)之赞。十年动乱,多师遭受不白之狱,直到1978年才调到成都,参加于1966年被迫中断的《藏汉大辞典》的编纂工作。蜀中夏日,其他藏族学者都要回乡避暑,唯有多师坚持始终。之后,多师回到北京,编纂整理藏文古代典籍,同时兼任第十世班禅大师的藏文秘书。根据藏文室老编辑高炳辰回忆,多师每天工作都在10小时以上,每年审定的稿件多达200万字,为藏文的翻译出版事业倾注了毕生的心血。

出生在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一个藏族家庭的南卡桑格(汉名孔宪岳),在出版社度过了近50个春秋。1955年,南卡桑格从西北民族学院毕业后来到民族出版社藏文编译室。几十年里,南卡桑格从一名年轻翻译、编辑一步一步成长进步,成为副编审、编审,并担任了藏文室主任,期间有太多难忘的人和事。他翻译审订了《人民画报》、《民族画报》、《三国演义》(前60回),参与翻译了《水浒全传》,编辑了《西藏历史年表》、《西藏公文历史档案水晶明鉴》等大量图书。他策划出版的《英藏汉对照词典》、《汉藏对照词典》分别荣获全国优秀图书奖和全国首届民族图书评比二等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十世班禅大师计划成立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临时把南卡桑格叫了过去,提出要在三个月内将数十万字的7 部教材全部出版,以不影响开学使用。南卡桑格欣然领命,日夜奋战,按时圆满地完成了出版任务。十世班禅大师对此非常满意,将自己一张放大的照片签上名字送给了南卡桑格。1989年,《中国西藏》杂志创刊,藏文版的翻译编辑任务交给了藏文室,时任藏文室主任的南卡桑格接受了这项艰巨的任务,用扎实的功底和勤奋的付出再次证明自己的实力。他退休后,还继续受邀担任《中国西藏》藏文版的编审工作。

有了成熟的编辑队伍,才能出版高质量、符合群众需要的图书。60年来,藏文室共编译出版藏文图书2996种,累计多达2745万册,占据了全国藏文图书市场的50%。除政治、文学、科技等图书外,还出版了大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图书,其中重点读物有《知识总汇》、《西藏王统记》、《红史》、《萨迦系列丛书》、《藏医药大典》等。

近年来,长久隐居于雪域高原上的藏医藏药、唐卡、藏戏等藏民族传统文化与艺术,以其独特的民族魅力、古朴清新之风让世人感到惊喜和新鲜,在世界掀起了一股“西藏热”。同样,世代扎根并流传于西藏各地、社会各阶层当中的谚语、故事、歌舞、戏曲、神话,甚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生产、生活习俗也都成为各国读者和学者收集、整理、研究的热门。来到中国的外国藏学家每次都会寻到出版社门市部,背回大包的藏文图书。对此,民族出版社藏文室主任达多深有感触地说:“从1953年至今,我们出版发行的藏文图书门类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感觉到藏文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繁荣过, 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60年来,民族出版社藏文室除编译出版了政治类图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邓小平文选》等、辞书类图书《汉藏对照词典》、《藏汉大辞典》等、藏文古籍类图书《吐蕃文献选读》、《西藏王臣记》等之外,还编译出版了《端智嘉全集》、《东噶洛桑赤列全集》、《赛仓罗桑华丹文集》等藏学大家文集;《格桑梅朵》、《西藏民间故事小集》、《西藏民间歌谣集》等大量文学作品。不仅如此,从1983年藏文版《红楼梦》面世后,《三国演义》、《水浒全传》、《聊斋选译》、《唐诗三百首》、《弟子规》、《老子》等中国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经典也传播到了藏区。《世界童话名著》、《中国儿童百科全书》、《民间谜语精选》、《大闹天宫》等儿童读物也如春风一般吹进藏区孩子们的心里。60年来,藏文室编译出版的图书荣获了一系列国家级荣誉,在海内外亿万读者中享有良好口碑。

 

◎世界童话藏文译著。

◎汉藏英对照现代医学词汇。

◎哈佛大学图书馆收藏的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藏文图书。

六十年岁月峥嵘,六十载砥砺奋进。愿民族出版事业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辉煌!

联系我们 | 电子刊

主办:中国西藏杂志社  编辑出版:中国西藏杂志社

地址:中国 北京 府右街135号   邮政编码:100031

中文部:010-58336050/58336082/58335511/58335518

藏文部:010-59512450/58335517/58336006

英文部:010-58336070/58335683

版权所有 中国西藏杂志社 京ICP备17049894号

E-mail:zgxizang@163.com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本网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