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

牧民达珍的生活

文·图/方素梅

朗色林村地处藏南谷地,产业结构以传统的农牧业为主,全村有草场约1.2万亩,村民们大多是白天将牛羊赶到草场放牧,晚上再赶回村里圈着。不过,村里也有几户人家,至今仍然常年在山上放牧,过着游牧的生活,达珍一家即是如此。2012年7月4日上午,我在翻译扎桑的陪同下,到达珍家里进行访谈。当时,达珍正在帮助大女儿照顾刚刚出生一个多月的小外孙女,她的丈夫和大女婿则在山上的牧场忙碌。

◎达珍在屋门前。

达珍今年48岁,是朗色林村二组居民。家庭人口5人,包括达珍夫妇、两个女儿和外孙女。大女儿23岁,大女婿是本村三组人,与他们一起生活,但是户口没有迁过来。小女儿刚14岁,是中学生。达珍家的房屋是2010年新盖的,上下两层共8柱,约130平方米,和村里其他人家相比面积要小一点。盖房时,政府补贴安居工程款1.5万,贷款1万,亲戚借给1万多。目前,贷款和借款都没有还清。房子盖好后,达珍就经常在此居住。房子里布置有藏式家具,有电视机、影碟机。但是达珍说:“我喜欢住在山上,因为我的家人都在那里。山上的生活自由自在。”我问她为什么到村里盖房,达珍说:“我是为孩子着想啊!”

达珍一家主要从事牧业,除了小女儿外,全家常年在山上放牧。他们放牧的草场为一组和二组共有,约为1500亩,牛羊则是私有的。像他们一样的专业牧民一组和三组也各有一家。三组的那家就是达珍的亲家。目前达珍家有牦牛20头,奶牛13头,肉牛34头,牛犊2头,绵羊14只。这些牲畜所产的肉奶等主要供自家食用,去年生产酥油80多斤、奶渣40多斤,卖了七八斤奶渣,每斤13元,也送一些给亲戚;宰杀了2头老奶牛,出售了1头奶牛(收入2500元)和1头牦牛(收入4000元)。

达珍家成为专业牧户的历史有几十年了。达珍的父母是朗色林村一组居民。据达珍回忆,她1岁多的时候,就过继到姨妈家,姨妈夫妇没有孩子,他们原来给庄园附近的一家名叫扎西坚赞的贵族干活,是扎西家的朗生,主要做扎西家地里的农活和家里的粗活。姨妈告诉达珍,那时候他们住在主人分给的一间小屋里,每顿饭只有一小碗糌粑。

民主改革后,达珍的姨父姨妈在集体里赶驴车,运送青稞等。达珍5岁时,到村小学上学,但只学了3个月,姨父姨妈开始为生产队放牧,达珍也随他们上山居住,每年只下山一次,每次在村里住三四天,一是将牛羊及奶制品交给生产队,一是从队里领取上山的粮食和其他必需品。姨父姨妈都说,为生产队放牧的生活要比给扎西坚赞干活时好得多。

改革开放后实行承包时,每人可以分配4亩土地,但是姨妈一家选择继续游牧。他们把集体的牲畜购买过来,包括20多头牦牛和27头奶牛,折价1.9万元,村里允许他们慢慢还。后来姨父姨妈的身体都不好了,就下山了,达珍继续在山上放牧。她有一个放牧的伙伴,比自己小一岁,是姨父大哥的儿子,13岁时被姨夫从贡嘎老家带来。达珍18岁时,姨妈过世;21岁时,姨夫也去世了。达珍23岁时,与姨夫大哥的儿子登记结婚。他们一共生育了9个孩子,除了老三是在山南地区人民医院生产的外,其余的孩子都是在山上自己生产。结果,只有老三(即大女儿)、老六(即小女儿)两个孩子存活。我问达珍:“为什么不到医院生产?”达珍回答:“活太忙了,没有时间下山。”只有生老三时,达珍的母亲和大哥到山上帮助他们放牧了,她才能够到医院生产,产后三天即回到山上。其他的孩子在山上临盆时,只有丈夫照顾她。那些没有存活的孩子,大多是生产时就夭折了。达珍说:“生完孩子后,我也没有怎么休息,过二三天就去干活了。”达珍最后一次生产,是在2007年。

达珍现在的大女儿名叫达娃卓玛,一直随父母在山上放牧。至学龄时,也下山读过半年书,后来因为没有人帮助父母干活,就辍学了。我问她:“你在山上有朋友吗?是不是很寂寞?”达娃卓玛摇了摇头说:“山上生活条件虽然没有山下好,但是我已经习惯了。虽然没有朋友,平时也可以听听收音机,和家人说说话,没有觉得太寂寞。”

达娃卓玛的丈夫是三组专业牧户的孩子,也是从小就在山上生活。达娃卓玛告诉我:“我们是自由恋爱的,2011年11月认识,2012年农历2月登记结婚,2012年5月14日孩子出生。”我感到很吃惊,认识7个多月孩子就出生了,又不是早产,显然日子不对啊!经反复确认,达娃仍坚持说无误,我只好半信半疑。达娃怀孕后,在县医院做过一次检查,吃了一点保胎药。原准备去医院生产,但是下山太晚,没有来得及去医院,就在村里的家中分娩了,然后到县医院住了7天,花了500多元。现在西藏农村妇女生育医疗保障工作做得很好,产妇住院不用交押金或垫付费用。达娃卓玛家花的500元可能是自费的部分。

达珍现在的小女儿名叫德吉央宗,8岁以前也在山上生活。由于达娃卓玛没有上学,达珍很后悔,所以就把德吉央宗送回村里父母家,请他们帮助照顾德吉央宗的生活和学习。德吉央宗对学习很有兴趣,成绩还可以,现在贡嘎中学读初中二年级。学校放假后,德吉央宗就回到山上与父母和姐姐团聚。平时,达珍夫妇很惦记德吉央宗,经常给她打电话,勉励她好好学习。达珍说:“我不希望她像我们一样在山上放牧了。”

除了放牧,达珍家其实在村里也有承包地。2003年,他们全家4口人分到了7亩土地。达珍的父母帮助耕种了4年多,收获都留给达珍他们。一般情况下,可收获青稞五六百斤、小麦八九百斤、土豆三四百斤,油菜也有一些。后来他们就自己耕种了,平时在山上,农忙季节下山。收获全部自己消费或喂食牲口。他们家没有农业机械,需要时就向别人租用,如租用播种机的价格是每亩30元。

◎达珍和大女儿、外孙女。

◎达珍家房子外部。

达珍家的畜产品和农产品很少出售,所以每年的现金收入大约只有1.5万元左右,既要用于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又要购买化肥、农药等等,基本没有积蓄。好在达珍的父母很照顾他们,负责德吉央宗的生活费用。由于生产繁忙,达珍一家每年只在农历的一月,去一次村后山上的寺庙,点酥油灯和转经。望果节时则转农田。

我问达珍,现在的生活是不是比以前改善了?达珍说:“生活是好多了。自己养的牛羊归自己,自己种植的粮食也归自己。食品很丰富,能吃饱穿暖的。”我问达珍:“你们现在有什么困难和问题?”达珍想了一会,回答说:“我们的现金收入太少了,家里没有什么积蓄,做农活也没有什么机械,必须租借别人的,这是我们现在最大的困难。”

问及医疗和社会保障,达珍回答也安心多了。达珍在山上生产过9次,非常了解妇女的病痛。达珍的丈夫有胃病,2003年时曾经在乡卫生院住院治疗,现在还没有痊愈,在饮食方面很注意。所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母亲替他们全家都报名缴费了。但是,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只有达珍和大女儿参加了。达珍说,以后收入增加了,一定要把丈夫的那一份一次性补齐。

 

联系我们 | 电子刊

主办:中国西藏杂志社  编辑出版:中国西藏杂志社

地址:中国 北京 府右街135号   邮政编码:100031

中文部:010-58336050/58336082/58335511/58335518

藏文部:010-59512450/58335517/58336006

英文部:010-58336070/58335683

版权所有 中国西藏杂志社 京ICP备17049894号

E-mail:zgxizang@163.com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本网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