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童年——羌塘草原牧童富有诗意的成长历程三    
×

◎ 1989年9月教师节,西藏自治区政府表彰优秀教师代表并合影,作者在第二排左三。

采了三朵啦!”一个在前面跑着。
  “真的?让我看看,让我看看!”
  一个在后面追着。两双鞋底裹着生牛皮的藏靴,在厚厚的雪地上,深深浅浅、歪歪斜斜地踏出几行永远读不懂的童话故事。
  男孩说:“咱们堆一个雪孩子吧,一个会说话,能唱歌的小伙伴!”
  “不。咱们垒一座白雪塔吧,一座洁白无瑕的雪塔,愿它永远不会融化、倒塌!”女孩天真地说。
  唉!童年何在?童趣何在?童心何在?如今,依然是那草原,那山,那水,那谷……依然是那人。可是,不见纳罗那美丽的蹄印,不见赤脚牧童那彩色的鼻涕,不见书写在雪地上的那深奥的童话故事,不见那可爱的小雪人和别致的白雪塔。
  来了,雪山之女向我走来,舞步蹁跹。嘶铃……嘶铃……一串串霍尔姆(藏北牧羊女,指20 年后见到的童年伙伴)腰铃声,渐渐地,近了!
  童年,人生快乐的驿站!在36年前,我从这一站出发,驶向希望的驿站和拼搏的驿站。我人生的航船经过一段又一段艰难曲折的历程,一路收获着劳动的丰硕果实,义无反顾地前行,渐渐地,靠近那被夕阳照得通红通红的幸福的港湾。
  从牧童到国家干部,我的每一次成长进步和所取得的一点点成绩,都是党培养教育的结果。我常想,我必须尽自己全部的力量,干出一点工作业绩来,报答党和人民的养育之恩。
  1984 年7 月,我从咸阳西藏民族学院“西藏边境县小学教师培训班”结业分配到阿里地区普兰县赤德乡小学,成为一名光荣的人们教师。我从事的工作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当我走上讲台给学生上第一堂课的时候,一群散发着泥土气息的孩子盘腿坐在我的面前,一个男孩儿睁大一对黑亮黑亮的大眼睛,仿佛在向我诉说:“我要走出山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一个女孩儿目光里充满天真和希望,好像在向我祈求:“老师,您教给我们好多好多知识好吗!”这样的情景让我感动,使我对未来的事业充满希望和信心。
  童年的回忆灿烂如花,又有多少次梦回童年。童年的趣事、童年的伙伴、童年的故事,就像看一场场电影一样,时时在我脑海里翻腾、浮现。
  我——一个曾经的牧童,长大的牧童,慢慢老去的牧童。牧童成长的故事,伴随着草原男儿矫健的锅庄和湿漉漉的花香。无数个牧童共同拥有藏北草原的春色秋光,一片艳阳天,一片绿草地。
  草原的牧人,草原的牛羊,草原的山水,草原一切的生灵……让我们相约在雄浑庄严的藏北草原,把你的祝福、我的祝福,送达到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送达到五湖四海宾朋的心田里!

网站首页 联系方式